icHub2242周报
业务简讯
(1)国家投入1.7万亿支持新产业,医疗是其中重点行业之一,上周以来股票集体大涨,后续可重点关注医疗行业客户和芯片产品备货。
(2)德国大众宣布168亿在华投资项目,主要聚焦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德媒称有助于其迅速恢复竞争力。
(3)据市调机构IDC最新发布的全球个人计算设备季度追踪的初步结果,2022第三季度,全球PC发货量总计7420万台,传统PC市场继续下滑,需求降温和供应不平衡导致同比收缩15.0%。
(4)10月12日下午,电子科技大学第七届青城问道暨“成电邦基金”发布仪式召开。基金规模10亿元。
(5)欧洲芯片制造商现状与困境:准备应对电力短缺。
(6)魏哲家表示半导体供应链库存调整可能延续到2023年上半年。
(7)台积电确认南京厂16/28纳米获美一年设备授权许可。
(8)Advantech近期与华为已签署合作协议,共推昇腾AI产业持续发展,联合打造有竞争力的工业物联网智能化解决方案。
厂家反馈
(1)TI:DSP系列及汽车产品组合预计仍会涨。目前TI积压订单不稳定,部分已推迟到2023年。
(2)NXP:拟Q4提高工业和汽车零部件价格,工控类涨10%,汽车类涨20%,消费类暂无涨价。
(3)INTEL:拟裁员数千人以削减成本和应对PC处理器市场寒冬,幅度或高达20%,销售和营销部门将成为重灾区,同时将拆分芯片设计与芯片制造部门。
(4)三星/ SK海力士:在华晶圆厂均已获美国出口管制豁免,未来1年内无需办理任何额外的手续即可获得美系半导体设备的供应。
(5)KLA Corp:全球第五大半导体设备商科磊,12日起停止对华提供128层以上的NAND芯片、18nm及以下的DRAM芯片、先进逻辑芯片技术,并停止向英特尔、SK海力士的中国芯工厂供货。
媒体综合
(1)10月8日:深圳出台《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突围尖端芯片最高奖励1000万,同时鼓励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轨道交通、智能终端等领域企业推广试用化合物半导体产品。
(2)10月9日:明年往后12寸半导体晶圆需求将受到冲击。美光、铠侠、SK海力士等多家存储芯片龙头均宣布减产或放缓投资,仅三星表示不应该人为减产。
(3)10月11日:上半年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5%,多为电子信息、化工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3-9月重大项目有:飞利浦安徽产研基地、奥迪长春纯电车基地、宝马沈阳工厂、奔驰北京顺义工厂、法国空客苏州研发中心、德国默克半导体中心落户上海。
(4)10月12日:美发出人才禁令,12日起对华提供芯片制造设施支持的美国公民、永久居民和公司将受限制,未获许可行事或面临刑事指控。据悉兆易创新、澜起科技、思特威、芯源股份等19家国产芯企业均有多位美籍高管任职,美籍团队或面临撤离或项目停滞,该限制将给国内半导体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5)10月13日:消息称受禁令影响,美系半导体设备商或陆续撤华及开启裁员潮,已有不少美籍工程师办理离职。ASML已通知美国员工停止向中国客户提供任何服务,10月7日前ASML、泛林、应材、东电的订单已不允许交付。
(6)10月13日:据Q3国际电子商情采购报告,超8成企业曾遭消费终端砍单,剩余2成未受波及企业主要服务于汽车、工业、电力等高景气领域。高性能MCU、专用电源芯片仍存在产能缺口,超6成企业认为下行周期将持续2至3年。
(7)10月13日:美举办“出口管制细则”说明会议,称对华限制重点围绕国安相关芯片、设备、活动和实体,包括先进制程设备、零部件、在华开发生产半导体设备的物项出口,其中香港与内地许可证与其他EAR要求一致,而澳门则与内地不同。BIS计划将管制技术参数将写进2023年“瓦森纳协定”,后续或与盟国合作对华管制。
(8)10月14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再以国安为由,禁止华为、中兴在美销售新款通讯设备,海能达、海康威视、浙江大华三大监控设备商或也在禁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