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ub2248周报
终端简讯
▪ 大众关停上海变速器厂,传统汽车淘汰浪潮已开始。
▪ 市调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新能源车(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销售总量为287万辆,年成长70%。
▪ 5G RedCap产业链预计2025年成熟,超10家企业进行芯片规划。
分销动态
▪ 韦尔股份:2022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3.8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01%;实现归母净利润21.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92%,主要系下游手机客户需求较弱,消费电子行业处于去库存阶段。
原厂资讯
▪ AMD:Xilinx将涨价8%,自2023年1月9日起生效;其中Spartan 6系列将上涨25%,Versal系列价格不变。
▪ ADI:连续7个季度营收创纪录,2022财年Q4营收同比增长39%,工业、汽车和通信B2B市场业绩创历史新高。
▪ SILICON:2023年1月1日起涨价,涨幅未透露。范围包括所有现存产品线、Series1系列以及现有积压的订单,而1Cs/Ocs、2Cs/Soc等新产品线除外。
▪ Infineon:预计未来2-3年韩国市场增速达20-30%,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领域。
▪ Micron:宣布量产LPDDR5X芯片,导入高通骁龙 8 Gen 2芯片主架构设计。
▪ 各大原厂似乎认为裁员是安全“过冬”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英特尔、ARM、Meta、格芯等半导体厂商纷纷加入裁员队伍。
媒体综合
▪ 11月22日: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预警称车用芯片缺货不再,瑞萨与安森美正削减Q4测试订单及汽车IC后端订单。摩根分析原因在于:1)台积电Q3车用半导体晶圆产出年增达82%;2)中国大陆电动车销量转弱。
▪ 11月22日:据Q3各大厂商财报数据,仅IDM凭借车用和工控类需求获利,其他领域的厂商已开始收缩防线。目前全产业链重点布局车用产业,分销领域也是如此,去库存情况或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 11月22日:为规避美国半导体禁令后续潜在风险,驱动芯片供应链有分流迹象,部分品牌正着手清查供应来源,TrendForce预测未来或朝“去美化”与“去中化”两极发展。
▪ 11月23日:荷兰将捍卫自身经济利益,拒绝听从美方对华芯片禁令,并重申出售ASML设备由自己决定。ASML此前表示,若遵照美方管控全球半导体供应会被中断。
▪ 11月23日:欧盟同意实施芯片法案,投资450亿欧元扶持本土供应链,以减少对美国和亚洲制造商的依赖,该法案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芯片生产份额提升至20%。此前高盛报告显示,欧美计划额外投入超1600亿美元,以在2030年前摆脱对华电池供应链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