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ub2313周报
终端简讯
•消费电子市场持续疲弱,当前存储器卖方面临库存高企压力,以DRAM和NAND Flash为主的存储器产品价格持续下探。
•华为已完成13000+颗器件替代,努力克服断供尴尬。
•深圳宝安区拟打造亚太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未来集成电路产值将达1200亿元。
•2023年预估在ChatGPT相关应用加持下,可望再度刺激AI相关领域的活络,预估出货量年成长可达8%。
•日本有机EL面板厂商JOLED官宣破产,负债337亿日元,将成为日本今年来最大规模的破产案件。
分销动态
•3月24日:芯片企业深度参与汽车供应链已成趋势。车芯市场扩大正带动元器件销售转型,原厂纷纷扩增MCU、功率、模拟、SiC、GaN等新一代化合物半导体的产能。
原厂资讯
•Qualcomm:持续调整供应链,电源管理芯片等成熟制程芯片或陆续转往台厂生产。
•NVIDIA:旗舰GPU H100调整为H800,可合法出口中国,阿里、百度、腾讯已在使用。
•Marvell:再度裁员以应对产业低迷,在美国裁员4%。
•Crosschip:成都芯进电子联合icHub开展线上培训。芯进产品线包括传感芯片(Pin to Pin替代Allergro、 Melexis等)、电机驱动芯片、LED驱动芯片等,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OBC、家电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媒体综合
•3月20日:IGBT因供不应求涨价。两大主流应用是主因:1、太阳能电厂的加建致逆变器IGBT需求激增;2、当前有限的产能被电动车厂抢购。
•3月20日:手机CIS供应链资源挪移,高像素、大尺寸的车用CIS需求仍稳健;低端车规品恐陷价格战。索尼、三星、豪威等厂商预估Q3逐步恢复。
•3月21日:德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签署协议,扩大芯片等领域合作。此前,德日会晤将加强半导体、电池、材料等领域的供应链合作,并同意对两用技术和研究进行更严格的出口管制。
•3月21日:美发布芯片法案补贴新限制,旨在限制中国大陆与俄罗斯等“受关注国家”扩产先进制程。厂商在华扩产先进制程将不得超5%,成熟制程不得超10%,对此韩方表示韩企仍可在华增设制造设备。
•3月23日:美国再将14家中国公司列入“未经核实清单”,包含亿控国际(香港)有限公司、香港鹏程万里实业有限公司、优胜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等多家元器件分销商,以及信维股份、香港顺为电子、越海通信等企业。
•3月24日:PCB产业转移东南亚,泰国成为首选。沪电股份、奥士康、中京电子、四会富仕、中富电路、明阳电路、胜宏科技等超20家企业在泰国、越南等地建厂。
•3月24日:据统计2022年德国屋顶光伏和储能系统数量增长52%,集邦预测今年全球电池、组件等环节的大尺寸产能占比均超90%,大尺寸产品高增趋势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