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首次将三家中国大陆企业列入名单
2月21日,欧盟就第13轮对俄罗斯制裁方案达成一致,新的制裁名单包含了近200个经济实体和个人。据悉,欧盟首次将三家中国大陆企业列入制裁名单。
本轮制裁措施,依旧主要针对被欧盟视为帮助克里姆林宫采购欧盟先进技术和军事装备的公司,尤其是无人机部件等产品。
欧盟此前曾试图制裁个别中国企业,但来自中国的施压和部分欧盟成员国(如匈牙利)的保留态度阻止了这一举措。俄中关系日益密切,促使布鲁塞尔方面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3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两国2000亿美元的目标。
据欧盟外交官称,新制裁措施首次将3家中国大陆公司列入欧盟企业禁止交易的公司名单。这些公司被指参与向俄罗斯提供敏感军事技术,而这些技术最终被用于乌克兰战场。
据悉,3家中国大陆公司分别是广州澳赛科技有限公司(Guangzhou Ausay Technology Co Limited)、深圳碧光贸易有限公司(Shenzhen Biguang Trading Co. Limited)、亿路发电子有限公司(Yilufa Electronics Limited)。还有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公司RG Solutions Limited。
这些企业将被禁止与欧洲同行开展业务。欧盟试图切断他们从欧盟采购产品再对俄转售的渠道。
随着欧盟越来越多地将矛头指向帮助莫斯科规避制裁的第三国,协助俄罗斯获取违禁部件与技术的印度和土耳其公司也首次被列入制裁名单。
作为新制裁措施的一部分,欧盟外交官对向莫斯科供应弹道导弹的朝鲜国防相强纯男实施资产冻结和签证禁令。该一揽子计划还包括对运输军备的俄罗斯航运公司实施制裁。该方案还扩大了对若干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限制,如俄罗斯国防工业使用的芯片、机器和滚珠轴承。
目前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比利时表示,本次一揽子制裁措施的正式书面程序将在2月24日之前转化为欧盟法律。
业界有评论认为,欧盟最新的制裁方案几乎完全集中在打击逃避制裁的行为上,这种普遍现象被比作 “打地鼠”,即一个漏洞刚被堵上,还会有另一个漏洞出现。
来自中国、阿联国、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和亚美尼亚等公司被欧盟视为涉嫌帮助俄方规避制裁。欧盟负责执行制裁的国际特别代表David O'Sullivan连月来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试图说服这些国家的政府采取更多行动。
David O'Sullivan去年12 月在受访时说:“我认为我们必须现实一点,总会有一定程度的规避行为存在,因为有钱可赚”。去年,欧盟推出一项反规避工具,允许欧盟限制与整个国家而非特定公司的一些贸易流动。这一工具被视为最后手段,其启动取决于成员国的一致同意,但这一标准已越来越难以实现。
过去两年来,欧盟已在对俄罗斯制裁中将约2000名个人和实体列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