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令:涉140家中企、HBM、芯片设备!
一周焦点
● 美国于12月2日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的新规:(1)140家中企被列入实体清单,设备制造商遭重点打击;(2)禁止中国获取24种芯片制造设备和3种软件程序;(3)限制向中国出售HBM高带宽存储器(阅读原文)。此后,中方再次加强对镓、锗等军工半导体原料实施出口管制(阅读原文),以及对13家美国军工企业及6名高管实施反制(阅读原文)。
终端简讯
● 丹麦机器人巨头优傲拟将供应链引入中国,计划在华生产UR7e和UR12e两款协作机器人。(阅读原文)
● 为保护本土供应链,巴西光伏组件进口关税由9.6%升至25%,涨幅达160%(阅读原文)。目前巴西储能需求大涨,其是全球第五大、南美第一大光储市场(阅读原文)。
● 据市场预测,全球功率半导体周期复苏或在明年。国内方面,尽管短期需求有待观察,但工控、汽车、消费、风光储、AI等下游领域需求已逐步释放,厂商业绩修复明显。(阅读原文)
● 作为东南亚光伏、半导体重要产地,马来西亚敦促中企不要将其用作“改换商标”产品的基地,以规避美国关税。(阅读原文)
分销动态
● 据分销商消息,11月市场行情态势转好,AI需求增长平稳,工业、汽车库存继续减少,部分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MLCC仍紧缺。
原厂资讯
● Vishay:2025年MOSFET产能满载,聚合物钽电容、分流电阻、瞬态电压抑制器等订单超预期,主因是英伟达GB200及AI服务器供应链需求拉动。(阅读原文)
● 思科:通知供应商提高COO要求,禁止供应产地来自中国的产品。(阅读原文)
● Infineon:推出业界首款太空和极端环境应用的512 Mbit抗辐射加固设计QSPI NOR Flash,并已上市。(阅读原文)
● Microchip:下调Q3营收预测,将于2025年9月季度关闭亚利桑那州工厂。(阅读原文)
● NXP:新加坡建厂,同时筹划为中国客户打造专属芯片供应链。(阅读原文)
● ST:从2026年开始,意法半导体将为雷诺集团供应SiC功率模块。(阅读原文)
● TI:推出其首款集成神经处理单元(NPU)的实时MCU产品(TMS320F28P55x系列C2000 MCU,这款MCU借助边缘AI的计算能力,可以实现高精度、低延迟的故障检测,故障检测准确率达到99%。(阅读原文)
● 景嘉微:JM11系列图形处理器芯片已完成流片、封装阶段工作,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和核心技术储备,推动国产GPU再上新台阶。(阅读原文)
媒体综合
● 美国拟对四个东南亚国家的进口太阳能征收高达271%的关税。东南亚是我国光伏企业及全球光伏产能的重要基地,美国光伏组件进口来源中,有超过80%的产品来自东南亚,其中的大部分来源于中企,关税或影响天合、隆基、晶澳、正泰、晶科、阿特斯、协鑫、腾晖等国产龙头光伏企业。(阅读原文)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齐发声,捍卫中国半导体企业及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利益,呼吁慎购美国芯片。(阅读原文)
● AI和智能手机对前沿节点的需求拉动下,Q3全球晶圆代工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7%。(阅读原文)
● 深圳发布“并购十四条”,目标“100+交易、300亿+交易额、15万亿市值”,重点涉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阅读原文)
展会活动
● 12月18日:罗姆将举办在线研讨会《ROHM Pch功率MOSFET系列产品解读》,全面解读产品升级亮点、优势、应用场景。(欢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