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稳!Q2全球半导体营收环比正增长
一周焦点
●Q2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反弹,环比增长3.8%,达1243亿美元。(阅读原文)
另外据SIA最新数据,4-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环比连续增长。其中,7月美洲、中国、欧洲和亚太等地的月销量呈正增长,日本则略有下降。(阅读原文)
终端简讯
●光伏产业进入爆发期,上半年10家硅料硅片企业业绩集体“飘红”。(阅读原文)
●集微咨询指出,汽车芯片需求或被高估,库存已明显高于正常水位,下半年或供过于求。(阅读原文)
●继华为Mate60 Pro支持卫星通话功能之后,产业链人士称,今年底前将有更多国内手机厂商支持该功能,市场需求量大,但目前仍受限于产能。(阅读原文)
●据中国闪存市场数据显示,近期512Gb TLC NAND Flash wafer价格上涨8%至1.62美元,现货SSD、eMMC、存储卡和U盘以及部分渠道内存价格均录得小幅反弹,高容量eMMC需求显著增加。
分销动态
●14家上市分销商半年报出炉,绝大多数营收同比下滑,平均在50%以内。整体来看,上半年去库存趋势延续,分销商业绩承压,本土分销商未来机遇或集中在政策托底的电子产品、AI、中国芯。(阅读原文)
原厂资讯
●AD:通用类交期回至13周,部分型号价格倒挂,工控、医疗、车规品仍存在缺货。(阅读原文)
●Renesas:MCU、CLK、内存、电源管理等近期需求较多,电源管理是热点。(阅读原文)
●Broadcom:通讯类起色不明显,近期重点在AI,SS26/SS24等高端PLX芯片紧缺未解。(阅读原文)
●Onsemi:8月汽车和工业类需求较多,如NCV、SZ系列,汽车系列仍在40-50周以上。(阅读原文)
●ST:代理仍处清库存阶段,近日VNH部分料号是热点。(阅读原文)
●Micron:9月起NAND晶圆合约价调涨10%,有消息称NAND价格触底客户可接受35%涨幅。(阅读原文)
媒体综合
●9月7日:日本等国积极争取厂商设厂以应对全球供应链重组,已有35家供应链厂商跟进台积电赴日投资。(阅读原文)
●9月7日:25家储能企业半年报出炉,整体营收同比增长66.62%,净利润同比增长131.07%。三大场景中,国内大储市场化逐步成型;工商业储能部分市场运营模式确定或迎爆发;户储出海竞争日益激烈。(阅读原文)
●9月7日:日本电子零部件对华出货额连续8个月下降。其中电容器减少14%,连接器减少13%,执行器增长6%,电源零部件增长19%。(阅读原文)
●9月6日:陶瓷电容器仍未能消化供应链过剩产品,生产线利用率维持在70%-80%,低于正常水平。
●9月6日:矢野研究所预测今年全球SiC等宽禁带半导体市场将增47.1%,氧化镓器件或加速应用。(阅读原文)
●9月5日: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将梳理基础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智慧家庭、虚拟现实等标准体系,着力提升芯片供给能力,优化集成电路等产业布局并提升高端供给水平。(阅读原文)
●9月5日:消息称因资金未到位、产业下行、人才短缺原因,美国527亿美元芯片法案补贴至今未分配。(阅读原文)
●9月5日: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在天津成立,首批120余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及机构加入。(阅读原文)
●9月4日:可再生能源需求拉动,2028年功率电子市场或增长到333亿美元。(阅读原文)
●9月4日:DDR5、HBM出货增加,预计Q3 DRAM平均价格增长5-10%。(阅读原文)
●9月4日:美商务部长受访称,美国将继续对华出口芯片,但不出售最先进芯片(阅读原文)。SIA总裁表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扭转芯片供应链,半导体行业需要中国。(阅读原文)
●9月4日:韩国计划2027年前向芯片、AI等投资2万亿韩元设立“初创基金”。韩国非存储芯片市场份额仅3.3%,约为中国大陆一半。(阅读原文)
●近期展会:
(1)9月14日:大湾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军民融合优质成果对接会,将在东莞举办,icHub将参会宣传。
(2)9月20日:ROHM将举办微信在线研讨会《零基础开始学-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的选型和使用》,欢迎报名参与。(点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