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中芯国际美国董事辞职,《芯片法案》“发威”?

    编者:武花静@芯闻道 阅读411 来源: 产业纵横 2022/08/12 10:15:21 文章 外链 公开

    微信图片_20220812094437.jpg

    《芯片法案》会引发半导体产业哪些连锁反应?

     

    随着拜登正式签署芯片法案,历时一年讨论的《芯片法案》终于落地。美国政府承诺给企业的补贴尚未兑现,但美国企业们已经顺应法案要求开始撤出中国。北京时间8月11日,Arm前总裁Tudor Brown在个人账号宣布已辞去中芯国际董事会的职务,离开这家受到美国制裁的中国芯片制造商。


    微信图片_20220812094523.jpg

     

    在Brown的这条动态下面,半导体设备公司Lam Research的董事Andrew Li评论问道:“是国际分歧让你从中芯国际离开吗?”;EDA公司Cadence公司的执行主席Lip-BuTan评论“你在中芯国际做的很好”;SiFive的全球战略联盟负责人Phil Dworsky评论“今天真的是让人沮丧的一天。”

     

    微信图片_20220812094600.jpg

    目前中芯国际投资者关系页面还没有删除Brown

     

    中芯国际2021年财报显示,Tudor Brown拥有中芯国际5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0.01%)他的任期正常将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日终止。截至发稿,Brown和中芯国际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而在Brown的领英界面不能再看到关于辞职的帖子。

     

    一.美国政府的算盘: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

     

    美国正在压制中国科技崛起,中芯国际是众多中国半导体制造商之一。为了限制中芯国际,2020年美国商务部将中芯国际拉入了所谓的“实体清单”,对于适用于美国《出口管制条例》的产品或技术,供应商必须首先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出口许可,才能供应给中芯国际;对用于10纳米及以下技术节点(包括EUV极紫外光刻技术)的产品或技术,美国商务部会采取“推定拒绝”(Presumption of Denial)的政策进行审核。从此中芯国际失去了用于先进制程的设备。《芯片法案》包含527亿美元的半导体补贴,以及约2,000亿美元的科学研究经费。半导体产业预估英特尔为最大受惠者,能分走大约200亿美元,亚洲晶圆代工先进制程的两强:台积电与三星各分走大约30亿美元。半导体先进制程的晶圆厂是庞大的投资,一座14纳米的晶圆厂资本支出大约100亿美元,7纳米的晶圆厂大约125亿美元,5纳米的大约160亿美元,这回美国政府补助的520亿美元如果拿来建厂只够盖3座5纳米晶圆厂而已,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对于美国半导体产业来说,《芯片法案》更多的是带头作用,通过吸引各大晶圆厂赴美投资,为美国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台积电、英特尔、三星都已经开始动工为当地增加上万个工作机会。

     

    微信图片_20220812094627.jpg

     

    美国《芯片法案》对中国的针对之下,Brown不会是最后一个撤出中国的美国企业家。相比于撤出中国半导体公司的董事会,半导体设备公司,EDA软件等半导体的上游企业则被中国要求退出中国市场。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半导体公司会面临一段“苦日子”。

     

    二.《芯片法案》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的解药还是毒药?

     

    《芯片法案》让世界各国加紧了发展半导体产业脚步,除了中国外,欧盟、日本,甚至印度都在加快针对半导体制造业的补助,可以预期这一法案将在全球掀起一场“半导体版量化宽松”。为了应对2008年的金融海啸与2020年的新冠疫情,多国政府通过“量化宽松”去调节市场。量化宽松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等于变相把钱洒到市场上,进而提高实体经济环境的货币供给量,这么做相当于间接增印钞票,最后的结局就是通货膨胀,最近美国不停升息就是在承受这个苦果。全球大建厂短期内对于半导体制程与检测设备、材料与特殊化学品、上游的晶圆片、下游的封装测试等带来提振,但是未来结局很可能是供过于求。短期内《芯片法案》成为世界各国半导体制造本土化的解药,但是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却可能是毒药。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曾经说过:在美国生产晶圆是昂贵浪费且徒劳无功的事,在美国制造芯片的成本比中国台湾贵50%,这完全赶不上中国台湾的获利。产业发展应该顺其自然,现在美国政府用《芯片法案》补助吸引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赴美设厂,结局的确做到了美国制造分散风险,但是也将造成芯片供过于求的现象可能由成熟制程扩散到先进制程,长期而言对半导体产业未必有利。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