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5成日本厂商想降低中国采购,成本大

    编者:曾颖@芯闻道 阅读410 来源: 日经中文网 2022/12/02 04:04:17 文章 外链 公开

    由于中美对立的升级等因素,日本企业开始建立不依赖从中国采购零部件等的供应链。日本经济新闻对日本100家主要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查,50%的企业表示将降低中国比例。其中90%的企业将日本作为替代地。由于台海局势和疫情,中国的风险被认为增加。日本企业正在为避免供应链功能紊乱做准备。

       

    日本经济新闻11月中旬在日本制造企业中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国供应链的调查,收到了79家企业的答复。

     

    其中78%的企业认为,与六个月前相比,从中国采购零部件等的风险有所增加。53%的企业表示将减少从中国采购的全球生产比例。按行业划分,60%的机械行业和57%的汽车和化工行业表示降低采购比列。

     

    image.png 

    中国的生产工厂(资料图,Reuters)

     

    原因最多是“对台湾有事的担忧”,占80%(多选回答)。67%的企业还提到了防疫的担忧。

     

     OKI已从2020年起将ATM机和打印机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和其他国家,仍然从中国采购零部件,但OKI的方针是将来所有都将从中国以外的地方采购。

     

    目前从中国采购的最大份额“5%~20%”的企业为34%。五年后,这一比例将降至28%。相反,“低于5%”增加了11个百分点,达到33%。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2021年世界各国从中国进口的总价值为3.3万亿美元(460万亿日元)。就日本而言,从中国的进口份额达到整体的26%。根据日本内阁府的数据,日本有2627种产品的50%以上的进口来自特定国家,其中个人电脑的电子元件和纺织品等1133种产品来自中国。

     

    image.png 

     

    调查还显示,表示零部件等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超过80%的企业为38%。80%以上的产品是汽车内饰部件和柠檬酸等食品原料。不少日本企业正在推动“选择替代供应商”(43%,多选)和“设计变更”(32%)作为确保稳定采购的措施。

     

    86%的企业(多选)将日本列为替代中国的新采购地,超过泰国(76%)在内的东南亚地区。除了日元疲软之外,似乎认为由于日本的工资增长缓慢,国内生产相对比海外生产更具成本效益。

        

    DMG森精机已将机床的铸造零部件的采购地改为日本。麒麟控股还将考虑使其柠檬酸的采购来源多样化,包括从泰国等采购。松下已将其部分吸尘器和其他产品的生产从中国转到日本,也有不少零部件在日本国内生产。

     

    另一方面,表示产品销售等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活动的企业达到30%,回答“维持现状”的企业也有34%,只有6%的企业表示会缩减。表示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的零部件等增加中国制造的企业为26%。

     

     日企脱离中国成本将增加5.34万亿日元

     

    但日本供应链的“去中国化”面临诸多课题。对日本主要制造业企业调查,询问更换采购地时存在的课题,54%(可多选)的企业列举“物流费上升”,比例最高。“物流网不完善”也达到25%。企业担忧能否在遵守交货期的同时以低成本配送零部件等。

     

    “台湾有事”对物流的影响也难以估量。全球有4成的集装箱船经过台湾海峡。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显示,全年有3.4万亿美元贸易额经由南海。一旦“有事”,民间船舶将无法穿过台湾海峡,不仅是日本企业,全球供应链都可能陷入功能紊乱。

     

    与此同时,担忧人才问题的企业也很多。46%的企业将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短缺”列为课题。日本综合研究所的高级主任研究员三浦有史指出,“中国的熟练工和技术人员等人才层的厚度比东南亚等地区要扎实”。他同时表示,“要寻找新的供应企业,从人才培育和技术转移方面来看,需要巨大的成本和时间”。

     

    image.png 

     

    涉足供应链战略制定的Owls Consulting Group的估算显示,如果将日本从中国采购的零部件等全部改为从日本、泰国和越南采购,最终产品等的制造成本将增加约5.34万亿日元。从中国撤退的费用也达到5.08万亿日元。

     

    盐野义制药计划将部分药品的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日本国内,还减少从中国采购原材料。但盐野义高级执行董事花崎浩二指出,推进去中国化,“从成本和业务的持续性来看,仅靠企业采取行动非常困难。需要在国家主导下培育产业”。

      

    很多企业认为供应链的去中国化需要以数年为单位的时间,正在增加零部件和原材料库存。一家机械制造商回答称,目前可用30天的零部件库存今后将增至可用90天。一家日本化工企业表示:“中国作为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已嵌入全球产业链,很难迅速改变”。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