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创新指数分析报告
2022年12月5日,由北京创新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电子展(CEF)组委会正式发布2022年10月创新指数分析报告:
近日,受到美国、韩国包括中国在内对加大对芯片供应链投资的影响,欧盟成员国同意投入超过430亿欧元用于发展芯片行业,旨在扶持本土芯片供应链,减少对美国和亚洲制造商的依赖,此举也进一步确保欧洲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避免市场份额下滑。回顾10月份,市场行情继续上个月的行情,一方面,消费电子的行情依然萎靡,受此影响如:通用MCU、存储器、显示和触控驱动等相关芯片需求疲软,库存水位上升,部分存储原厂纷纷减产以减少支出,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海量需求暴增,汽车芯片需求持续火热,各原厂也更多的向车用芯片倾斜,同时,功率半导体需求也呈现增长。据IC Insights报告显示,2022年功率半导体销售额和平均售价均增长11%,受此带动,多家原厂计划四季度上涨工业和车用芯片的价格。。从IC交易网创新指数搜索、价格指数、库存波动等指数也侧面反映出这一现象。本月对于热搜TOP10型号的替代型号展示,具体请参见文末《2022年10月创新指数分析报告》PPT。
10月创新指数热搜TOP10:消费市场芯片需求继续疲软,工业医疗芯片需求有所增加,而车用芯片需求依然强劲。
10月IC交易网型号热搜TOP10中,主要是MCU类和车用芯片占据绝大多数,其中受到医疗方面的需求,高性能MCU类如:STM32F4系列,TMS320F系列等的搜索需求大幅增长,而受到终端和消费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常规通用型MCU的搜索需求继续出现小幅下滑的趋势,但车用芯片依就延续了火热的趋势,保持高频的搜索需求。
10月创新指数价格波动TOP10:消费市场需求萎靡,导致通用类MCU价格继续下跌,而高性能MCU出现反弹,车用芯片需求依然高涨。
10月创新指数热搜价格波动TOP10中,MCU市场出现了轻微的分化,一方面,受消费市场低迷的影响,通用消费类MCU价格继续小幅下探,逐步回归正常市场价格,另一方面,高性能MCU价格出现上涨,此外,受汽车市场景气的影响,车规料号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如:ONSEMI的汽车类LIN收发器:NCV7321D12R2G价格涨幅惊人。鉴于目前市场的情况,多家原厂已计划上调工业元件和汽车芯片的价格,以保证其利润。
10月创新指数库存波动TOP10:各原厂的车用芯片供需依然十分紧缺,其他品类产品需求不一,导致各品类库存水位出现分化。
10月创新指数库存波动型号TOP10中,各品牌库存波动不一,如:Microchip受到产能的影响,尤其是MCU和EEPROM的交期有明显的拉长,反观NXP的MCU的货期有所缩短,导致其的库存水位上涨,ADI的涨价正式生效,导致部分型号价格见涨,库存也有所增加;而从TI的车用芯片的库存水位降低可见车用芯片的需求依然火热,但更多的受限于原厂的产能。
10月初,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对其出口管制政策进行更新,主要包括:1、限制中国企业获取高性能芯片和先进计算机;2、限制美国人为涉及中国的特定半导体活动提供支持;3、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制造物项与设备;4、新增31家中国实体公司、研究机构列入UVL(未经核实清单)名单等。受此影响各原厂采取不同方式应对,10月12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存储芯片大厂SK海力士与SAMSUNG(三星电子)已获得了美国商务部的许可,在未来1年内无需办理任何额外的手续即可获得美系半导体设备的供应,两家存储芯片厂商位于中国大陆的晶圆厂的生产都将不会受到禁令的影响。同时,Intel(英特尔)位于大连的存储工厂也获得了美国商务部的许可;10月13日,据海外媒体报道ASML要求其在美国的员工,包括美国公民、绿卡持有者和居住在当地的海外人士避免直接或间接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出货或是其他支持,ASML公司仍在评估哪些特定晶圆厂可能受到新规影响。10月26日,美满电子(Marvell)宣布对上海、成都两家子公司进行大面积裁员,撤出中国大部分的研发团队。对于目前市场的情况,10月末TI(德州仪器)的CEO表示在本季度个人电子产品继续疲软,整个工业领域的疲软范围不断地扩大,取消订单的情况不断增加,但汽车芯片需求强劲。
伴随着全球半导体产能日益紧张,创新指数将持续监测IC热门IC型号需求、价格和库存的变化趋势,通过以需求、价格和库存变动等专业数据形成的专项研究报告,有效支撑平台供应商更容易地做生意,为采购经理提供更全面的供需和价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