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供应链:汽车IC短缺显著改善,未来不太可能出现过剩

    编者:曾颖@芯闻道 阅读366 来源: 集微网 2023/07/14 03:17:35 文章 外链 公开

    image.png


    据电子时报报道,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国际IDM近期汽车IC供应量显著改善。此外,汽车IC产能不断增长。消息人士还称,由于汽车行业的转型正逐步到来,半导体不太可能很快出现生产过剩。


    与ICT和消费电子行业相比,汽车行业通常需要更多时间来反应市场需求并调整与供应商的合作。随着半导体公司有望增加汽车IC产能,人们开始质疑供应短缺的半导体是否会突然变得过剩。


    IC供应商表示,汽车电子开发和汽车电气化都是渐进式过程,材料短缺可能会减缓这一过程。随着问题得到缓解,对汽车IC的需求将会恢复。


    虽然ICT公司似乎正在与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争夺半导体产能,但分销商表示,汽车制造商只需收回原本用于汽车IC但被重新分配给其他产品的产能。


    消息人士还表示,由于汽车IC的需求与电脑、智能手机或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有很大不同,因此汽车IC只会在某些代工厂生产,不会占用ICT产品芯片的闲置产能。


    据半导体公司透露,2023年许多汽车IC的价格都会上涨,而芯片短缺的情况已经得到缓解。一些一级供应商和IDM正在积极寻求未来几年的汽车IC产能,因为额外的产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


    消息人士称,即使汽车IC出现产能过剩,半导体公司也已经从短缺中吸取教训。他们不会释放产能,而是储备汽车芯片,因为这些产品占汽车生产成本的比例有限。由于缺少一颗芯片而推迟造车的成本将明显高于库存产品。


    虽然与ICT行业相比,汽车行业发展缓慢,但消息人士称,过去三年的芯片短缺使得汽车OEM更多地涉足半导体行业。


    根据对市场需求的估计,领先的汽车公司与代工厂签订合同或投资建设设施。美国格芯已扩大在欧洲的汽车IC生产。台积电、联电和力晶也扩大了在美国、日本或欧洲的汽车半导体生产。随着世界各国政府致力于实现半导体生产本地化,三星电子和英特尔都在努力扩大产能。


    另一方面,特斯拉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汽车IC采购方面更加灵活。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尝试在其车辆中使用更多本地制造的IC,以实现自给自足。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