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2025年汽车芯片短缺情形缓解
回顾 2022 年,受全球疫情余震、地缘政治震荡等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明显波动以及不确定性风险。
01 聚焦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及核心企业
罗兰贝格与中国汽车报在7月发布了最新报告《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将全球及中国供应链百强企业作为重点样本,逐步分析行业最新动态、发展方向与新机遇。报告还结合案例分析零部件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战略举措,并提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制胜关键。报告还回顾过去一年中有关动力电池、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热点话题,为行业提供最全面的趋势分析。
报告插图,来源:罗兰贝格
02乘用车市场行情
报告指出,中国乘用车市场持续复苏,增速提升,出口势头强劲;而海外则整体面临销量负增长。据统计,中国 2022 年全年实现乘用车销量约 2300 万台,同比增速约 10.6%。其中,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11%,而在本土销量中新能源渗透率从 2021 年的 16%提升至2022年的32%。反观海外市场,据 IHS 统计,2022 年乘用车销量约 4400 万台,同比实现约-2.7%的负增长 。其中,欧洲新能源市场发展相对领先,纯电渗透率约 14%。
全球乘用车产销增长虽有所放缓,但全球百强企业凭借头部资源优势,以及在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上的领先实践,形成马太效应,整体营收规模仍保持增速上升。
03 全球汽车芯片供需情况
新能源、智能化等趋势将推动全球车载芯片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芯片短缺现象不会完全消失。但同时,新增产能将逐渐强化供应链稳定性,预计2025年汽车芯片供给能力将达到约8.5亿颗,芯片短缺的严峻情形将有所缓解。
来源:中国汽车报;罗兰贝格注:短缺 = ( 供需 - 需求) / 需求,负数结果意味着短缺;通过对领先的整车厂( 如丰田、日产、上汽等)和一级供应商( 如博世、大陆、安波福等)的访谈,可得汽车芯片短缺量是汽车因芯片短缺减产量的 1.5-2 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汽车产量下降程度乘以 1.5-2 倍得到汽车芯片短缺量。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3-2019年,汽车芯片需求与供给情况保持平衡,2020年开始进入汽车芯片短缺,到了2021年到达短缺峰值,2022年之后情况逐步缓解。2019-2025年汽车芯片需求年复合增长率14%,结合新增产能将逐渐强化供应链稳定性的因素,预计2025年芯片短缺的严峻情形将有所缓解。
■ 芯片产业链布局结合研发技术优化,是长期解决缺芯的根本
基于未来芯片供需的短缺风险,相关零部件企业需具备敏锐识别和监控外部风险的能力,同时积极寻求自身发展空间。罗兰贝格认为,芯片产业链布局结合研发技术优化,是长期解决缺芯的根本。以特斯拉为例,得益于多年前开启战略层面的芯片规划及产业链布局,其在本次芯片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小。这一观点也与S&P Global Mobility 此前研究的结论不谋而合,S&P Global Mobility指出,尽管半导体供应仍然受限,但已经可以自主调节可用性,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计划来降低损失。这样,即便供应短缺局面没有完全瓦解,汽车供应链依然可以通过自主调节能力度过眼前的危机。
04 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营收复苏
■ 中韩零部件企业营收增幅明显,特别是动力电池企业
2023年,从营收规模复苏的角度来看,中韩零部件企业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表现出色,营收增速高于全球榜单企业整体增幅。特别是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百强中的营收贡献比例持续提升,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欧洲零部件企业成为全球百强企业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贡献了整体榜单总体增量的42%。这一趋势表明,欧洲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仍然是行业的关键。
■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国产零部件竞争驱动力
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在于国产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如今,国产零部件竞争力提升,中国百强零部件企业2020-2022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16%,超过海外百强企业9%的增速。此外,“电动化和智能化”已成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加速驱动力,而在这两个领域中,国产零部件竞争力也在提升。然而,尽管营收规模呈现复苏趋势,但整体利润率有所下降。受到疫情和地缘政治的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波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总体利润率有所回落。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需要更加注重提高盈利能力和降低成本。
05 行业不确定下的三大发展机遇
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汽车零部件风险与机遇并存,报告提出了三大发展机遇:创新业务引领、伴随整车出海、护航供应链安全。
■ 创新业务引领
首先,创新业务引领是零部件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这包括加大创新技术研发投入、投融资助推创新业务孵化、提供集成化解决方案以及建立敏捷组织和创新人才支撑。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企业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
■ 伴随整车出海
其次,伴随整车出海是中国零部件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乘用车主机厂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加快,零部件企业可以积极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并与整车工厂合作,实现供应链的本土化和规模化发展。
■ 护航供应链安全
最后,护航供应链安全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中国零部件企业需要加速芯片自研技术突破,提高自身的芯片供应能力。此外,抓住锂电上下游产业的价值,加强与电池厂商的合作,共同推动动力电池材料技术的创新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信息及配图主要来源:罗兰贝格;中国汽车报
附:报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