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2026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跃居全球第一

    编者:武花静@芯闻道 阅读495 来源: mynavi 2024/05/24 04:16:56 文章 外链 公开
     Knometa Research 宣布,截至 2023 年底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半导体产能(在该国家/地区生产的产品安装半导体)工厂位于(无论总部位于何处)公布其晶圆产量)和未来预测。


    报告显示,2023年底产能占比为韩国22.2%、中国台湾22.0%、中国大陆19.1%、日本13.4%、美国11.2%、欧洲4.8%。展望未来,预计中国的份额将逐步增加,并有可能在2026年成为按国家/地区划分的最大份额。另一方面,日本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13.4%下降到2026年的12.9%。




    自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以来,世界各地新晶圆厂的建设迅速增加。这是因为许多国家正在提供补贴以吸引半导体制造到本国,以解决大流行期间暴露的供应链问题,而且这一举措很可能会持续下去。Knometa报告预计,到2026年,IC晶圆厂晶圆产能将以年均7.1%的速度增长,2024年增长相对缓慢,但新增产能预计在2025年和2026年将大幅增长。

    全球每个半导体产区都在建设新工厂。中国也是如此,以美国为中心的半导体法规试图限制中国企业开发和引进尖端工艺,但中国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加晶圆产能,重点关注传统工艺。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将拥有全球最大的IC晶圆产能,超过韩国和中国台湾。

    大多数在中国设有晶圆厂的外国公司,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台积电和联华电子,都获得了中国半导体法规的部分缓和。截至2023年底,中国IC晶圆产能的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些大型外国公司,以及包括力晶半导体制造(通过其中国Nexchip子公司)、德州仪器、Alpha & Omega Semiconductor和Diodes等外国公司中国约占全球晶圆产量19%的份额,其中只有11%由中国企业拥有。

    目前,此类中国企业也在增加产能,Knometa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产能份额将几乎与主要国家持平,并且2026年中国将位居榜首。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