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中国GPU自给率飙升,2027年将达82%

    编者:武花静@芯闻道 阅读17 来源: 钜亨网 2025/05/09 08:50:13 文章 外链 公开


    摩根士丹利发布最新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在GPU 领域的自给能力正在快速提升,这不仅将深刻改变中国AI 产业的发展格局,也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


    该报告预估,2024 年中国人工智慧GPU 的自给率将达到34% 。更令人瞩目的是,预计到2027 年,这一数字将大幅跃升至82%。这意味着,在短短三年内,中国GPU 的自给能力将高速飞跃,从相当程度上依赖进口转向以国内供给为主。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方面的持续投入。



    中国云端AI市场需求爆发



    中国GPU自给率的提升,与中国云端AI 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密不可分。报告预测,2024 年至2027 年间,中国云端AI 市场规模将以28% 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扩张,到2027 年达到2,390 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成为AI 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市场。


    报告分析指出,考虑到中国市场对AI 推理计算的强劲需求,预计到2027 年,中国将占据全球云端AI 市场20% 的份额,市场规模达到约480 亿美元。



    本土GPU供应商崭露头角



    在这一巨大的市场机遇下,中国本土GPU 供应商迅速崛起。华为和寒武纪已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GPU 供应商,它们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在AI 训练和推理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这些企业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张,为中国GPU 自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GPU 晶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土晶圆代工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的生产制造。中芯国际的制程技术能力和产能规模,直接关系到中国GPU 的供给能力。报告指出,中芯国际主要采用7 奈米(即N+2 节点)等先进制程为本土GPU 企业代工。然而,报告也提醒,中芯国际在产能扩张方面仍面临挑战。  


    报告分析指出,中芯国际在耗尽现有的深紫外光刻(DUV)设备库存后,能否在2027 年及以后持续扩大7 奈米和5 奈米制程的产能,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也为中国GPU 产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报告预计,中芯国际可为其关键客户的GPU 生产分配每月2.6 万片晶圆的产能。在假设良率为30%-50% 的情况下,到2027 年,中国本土GPU 的自给率有望达到82% 。



    GPU 自给自足极具战略意义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提高GPU 的自给自足能力,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保障产业链安全: GPU 是AI 产业的核心基础,实现GPU 的自主可控,可以有效降低中国AI 产业链对外部供应的依赖,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


    推动AI 产业创新:拥有自主可控的GPU,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AI 产业的特殊需求,促进本土企业在AI 算法、应用等领域的创新。


    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全球AI 竞争中,掌握GPU 核心技术,将显著提升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GPU 自给能力的提升,只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报告显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自给率也在稳步提升,目前已达到24%,超出市场预期。


    虽然产能扩张和技术瓶颈等挑战依然存在,但中国在GPU 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快速进展,无疑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推荐商品
      验证